Monday, 29 August 2011

小车当道。

家里的车已经逐渐淘汰成为了小车,老实说大车除了舒服和安全一些之外,在空间的运用上和小车的差别也不会太大了,这也要归功于小车空间最大化的理念。现在的Hatchback等小巧灵活,尾箱还真不小,应付一般家庭已经非常足够。更经济的保养、实用、和维修也非常受到市场的欢迎。

每一次改款,普遍上体型也会大上一号,确实好像汽车都在逐渐的增加其体积,然而新型号不断的弥补这些小巧甚至迷你型的款式。我是小车的用户者,我喜欢灵活的车子,对于那种体型过大,笨重且不合乎需求的车子非常排挤,首当其冲就是Toyota Alphard,驾驶那庞然大物,我竟然累得流汗!那是哥哥心爱的alphard,他偶尔会用上那超棒的大空间,旅行的时候也非常好用,乘客都很舒服(作为司机我只能用累来形容),但是一个月用上那机能的机会可能不到一次。大部分普通的汽车也有足够的空间应付他的日常需要。

不是要说alphard不好,哥哥家庭有6个成员,让家里人坐得舒服些是没有错的。我常常在路上看到alphard一个人在开,不免为地球感到惋惜。选择车子,应该以自己的日常使用作为考虑,“偶尔”要用上什么、需要什么这些应该不要被列入考虑。就好像设计道路的人一样,他们不可能以塞车的情况来设计一条马路因为那太不合乎效益了,偶尔的道路拥挤是必须的(我知道KL*每天都塞到很严重那种,所以我不是在讲KL)。新加坡道路规划很好,我曾经在路上看到电子路牌显示(Massive Jam at XXXXXX Road)之类的,然后我心里在想糟糕了,一定塞死掉,可是当我穿过的时候,虽然速度很慢不过依然保持着渐进的速度,完全不象是塞车(JAM)。虽然如此,新加坡人还是会每天Complain塞车,也许这就是人类吧?

选择一台车,不只是要明白自己的需要,还要斟酌一个平衡点,偶尔用上的东西应该只能被纳入平衡点的考量而不是必须的。一个月有一天的大空间,却必须在其余的三十天付上500公斤的负重,而且保养也要贵上许多,又何必咧。

*KL: Kuala Lumpur,马来西亚首都,以两条玉蜀黍闻名,也有每次提起KL都会想起的塞车情况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